马博士谈养生 | 当寒露遇见“节后综合征”,这份养生指南请收好
时间:2024-10-08 点击:41次 来源:

寒露-二十四节气

节气
国庆长假结束,“寒露”恰好到来。返工第一天起床困难、胃肠紊乱、疲倦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节后综合征啦!想趁着寒露时节满血复活,元气满满的小伙伴们往下看。
随马博士一起,用中医养生方法调整日常作息,调理节后综合征的不适,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学习。
勤泡脚
民间有句谚语叫做“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这句话是说白露时节,老人和小孩子就不要赤膊了。而到了寒露,就要注意足部保暖,与白露相比,寒露的“寒”字表明凉气更甚,古人把“露”作为天气转凉的表征。因此,穿保暖性好的鞋袜,不要把脚踝露在外面。

每天晚上养成用热水泡脚的习惯,可以用适量姜片、花椒、艾草等熬制药水,也可以请医生辨证开好浴足方熬制药水,针对性更强。(温馨提示:浴足水深度最好没过踝关节上3寸,足浴时间20~30分钟以微出汗为最佳),浴足后还可以自我按压足底涌泉穴或用摩足板按摩足底10分钟左右。
寒/露/节/气
多补水
寒露节气除了“寒”,因为少雨多风,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秋天五行属金,且与肺相应,肺恶燥,因此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避免损耗肺阴,家中备一些秋梨膏用温水调服,好喝又润肺。

寒/露/节/气
常锻炼
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变大,同时也是流行性疾病如感冒、胃肠炎等高发时段。时刻关注气温变化,勤加衣物不要受凉,正气强则身健体,正气足则邪不可干。如此才能更好避免病邪侵入我们的身体。

气功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都是简单易入手的运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不会感到过于疲惫,活动身体,舒展四肢经脉,短暂从忙碌的工作中撤离出来,休息一下紧张的大脑,能更好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寒/露/节/气
穴位按摩
提神醒脑--揉风池,解头晕头痛,颈部不适

缓解疲劳--按涌泉,改善睡眠
缓解疲劳--按涌泉,改善睡眠

舒肝理气--掐太冲

调节情绪--拍胁肋敲极泉

和胃促消化--点按中脘穴

寒/露/节/气
调心态
秋天花木凋零、秋风萧瑟,人们的情绪易烦躁抑郁、悲愁伤感,易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改善心态为要。
我们应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外出观赏风景,舒缓压力、增添喜悦之情,使忧郁愁烦消散。
寒/露/节/气
饮食
寒露节气到了,饮食要少吃“三冷”,多吃“三暖”。



1
生冷瓜果

水果类一般都比较寒凉,夏季一些水果如西瓜、甜瓜、葡萄等都不适合在这个季节里过多食用。一些可以生吃的蔬菜如黄瓜、生菜等,最好都加热做熟后食用。秋季一些寒凉水果如梨、山楂、柚子等,如果平素胃寒之人食用,也可采用蒸、煮、煲汤等方法。
2
凉性蔬菜

一般来说带“苦味、酸味”的蔬菜都偏凉性,如苦瓜、蒲公英、竹笋、石花菜、发菜等,并且不是应季蔬菜,寒露过后建议少食用。
3
贝类海鲜

贝类海鲜如花甲、扇贝、田螺等都是寒性很足的食材,不适合多吃。深秋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但要注意螃蟹也是寒性很大的食材,虽然味道鲜美,但不要过多食用,吃螃蟹时可以搭配黄酒、姜茶等来抵消寒性。



1
老姜


老姜可驱风寒,属温性食物,刺激性不是特别大,因为老姜中含有姜油酮、姜酚等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消化,温中散寒,注意补充水分的情况下,每日食用几片姜再好不过。不爱吃姜,可以在煲汤时加几片作为配料。
2
羊肉

羊肉被称为“秋冬补品”,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可以暖中祛寒、温补气血,不仅滋味鲜美,而且能滋补身体。但羊肉虽好却不可多吃哦,在这个季节1周食用1次即可。

3
蜂蜜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蜂蜜被称为“天赐的礼物”,既是良药,又是上等饮料,除了滋润营养的果糖和葡萄糖,蜂蜜中还含有天然活性酶,经常食用蜂蜜可以“润燥”,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寒/露/节/气
治未病中心科室简介

治未病中心坚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核心指导思想,开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及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特色专病门诊,将“辨病、辨证、辨体”与现代诊断标准相结合,运用“西药、中药、特色非药物疗法、心理”为一体的治疗方案开展睡眠障碍临床工作。
治未病中心特色疗法
一、中药
体质调理方(经典方+时节方+经验方)
健脾安神茶
通络安神浴足方
二、特色经络技术
1.安神助眠运动针刺疗法:改善大脑气血循环以安神助眠。
2.特色耳全息磁疗法:“耳部全息特定穴点压+磁珠丸+耳部经络操”持续激发脏腑经气以助眠。
3.温中安神特色疗法:腹部特定穴葫芦灸+特定运动针刺疗法,有效改善中焦虚寒型睡眠障碍;
4.祛湿通络特色疗法:辨证运用平衡火罐结合背俞穴八阵放血疗法以改善气郁、湿热型体质;
5.改良火龙灸法:运用“益肾气、提阳气”温通理论,以药物结合火熨、点穴推拿手法以激发人体脏腑,有效改善阳虚体质。
三、运动行为疗法
脊柱平衡操
“身心合一”正念疗法
通络安神浴足方
地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部五楼治未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