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科普 | 关爱夕阳红,温暖老人心
时间:2024-04-08 点击:23次 来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展的加快,跌倒已成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跌倒往往伴随严重的后果,如关节脱位、韧带扭伤、骨折、中风甚至死亡,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随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退、肌肉力量不足,视力下降,各种感觉和认知功能减退,跌倒风险随之增大。
2、行为因素:缺乏活动、过量饮酒、穿不合适的鞋、进行冒险行为(不服老)、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助行工具,均增加跌倒风险。
3、疾病因素: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白内障及中风导致的后遗症等,也增加了跌倒风险。
4、药物因素:老年人服用的药物种类多,一些药物的使用或联合使用会增加跌倒风险,用药越多风险越大。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利尿剂、降压药、降糖药、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等。
5、环境因素:据报道约1/3老年跌倒与环境因素有关,如台阶、湿滑地板、无扶手、光线差、不熟悉环境及其中的障碍物等。
6、社会因素:老年独居会增加跌倒风险。
预防跌倒的措施
生活方面
1、定期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了解跌倒风险级别,采取应对措施。
2、熟悉生活环境、道路、楼梯等。
3、反复提醒老人,提高其防范意识,老人照顾者进行防跌倒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科学运动锻炼,增加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如太极拳、健走等,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锻炼时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5、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防止骨质酥松。
疾病方面
1、定期检查,治疗疾病,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脑血管疾病、骨质酥松等易导致跌倒的相关疾病。
2、遵医嘱用药,关注药物导致跌倒风险,避免药源性跌倒发生。
环境方面
改善家居环境,包括:
1、良好的灯光照明,开关伸手可及。
2、地面平整,铺设防滑地板,及时擦干地面水渍。
3、合理摆放家具、物品,不轻易变动家具位置,保持行走通道畅通。
4、走廊卫生间设扶手。 5、床上设床档。 行为方式方面 1、走路保持步态平稳,尽量慢走,转身、转头动作宜慢。 2、起床遵循三部曲(醒后卧床30秒再坐起,坐起30秒再站立、站立30秒再行走。 4、正确使用辅助工具,拐杖、助行器放置随手可取处。 5、避免登高取物。 6、避免独自外出。 7、避免睡前饮水过多,频繁如厕,增加跌倒风险。3、穿合身的衣裤,穿低跟防滑合脚的鞋,坐着穿脱裤子和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