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科普 | 透析患者一定要当心的动静脉内瘘血栓
时间:2024-04-16 点击:8次 来源: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最常见的透析血管通路,具有安全、血流量充分、感染机会少等优点,被视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也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常导致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给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以及经济损失。
动静脉内瘘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的年发生率为2.4%-19.6%,是内瘘功能丧失的最主要原因,会导致透析无法按时正常进行。
内瘘血栓形成时最为明显的临床表现为内瘘的震颤消失,听诊杂音消失或变为高调音。在血栓形成的部位可出现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明显的类似炎症反应的红、肿、热、痛表现,查体可触及条索样或块状血栓,血栓形成部位内瘘静脉无法压瘪,触诊内瘘局部震颤消失,内瘘静脉血栓形成处搏动增强,出现这些情况,应立刻联系血透室医护人员,并尽快赶往医院。
为了能顺利进行透析,并保证良好的透析质量,请各位肾友们做好以下几点:
合理进行透析
有意识地减少水分摄入,控制好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干体重5%),以适当降低超滤速率。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血脂。易出现透析中低血压的肾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调钠透析、序贯透析、低温透析,适当降低溶质清除速率,避免因低血压、血流缓慢等造成内瘘堵塞。
做好日常维护
每天至少自我检查1次内瘘,若有不适立即医院就诊;避免侧卧时压迫瘘侧手臂或将瘘侧手臂垫于枕后;瘘侧手臂不能测量血压、输液、抽血、持重物或磕碰,腕部不宜佩戴首饰;做好瘘侧手臂保暖,穿宽松袖口的衣服。
定期超声检查
定期做血管超声检查,可以提前发现狭窄,血流量不足等问题,及时干预,避免血栓形成。
合理运动
避免久坐不动:患者应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以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不适症状。
适当运动锻炼: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走、快步走等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肺功能,有利于预防血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