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开展“中医药养生有良方,体重管理有保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时间:2024-05-17 点击:62次 来源:
按照《“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为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的早防早控,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和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引导儿童青少年运用中医药的理念和方法,科学健康管理体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近日,我院组织专家先后前往成都市东城根小学、天涯石小学开展“中医药养生有良方,体重管理有保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
儿科主治中医师陈敏敏的《儿童肥胖中医有妙招》,围绕有趣的卡通漫画科普儿童肥胖的危害;内分泌科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方娜从《胖国王》绘本展开,从饮食调理、穴位按摩日预防肥胖等方面的科普知识,通俗易懂、趣味十足;治未病中心主任马界主任以《关注儿童健康,从脊柱调理开始》,带着同学们沉浸式体验脊柱平衡操,生动的趣味互动引发小朋友们的热烈反响,引导同学们注重健康姿势,养成保护脊柱好习惯。随后,小朋友们饶有兴致与专家们一道制作香囊,在颇有趣味的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神奇”魅力。
本次“中医药养生有良方,体重管理有保障”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点燃了小朋友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探索兴趣,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健康保健意识,深切感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肥胖问题日益显现,在我国,成人的肥胖上升率为2.8%/年,儿童为2.0%/年。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率,我们必须重视起来。那么对于儿童,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多家长最怕的是孩子不吃,觉得娃儿胖乎乎的可爱,殊不知,孩子肥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自卑、抑郁、焦虑、神经性厌食、暴饮暴食,甚至药物滥用问题。
1、影响糖代谢,糖尿病。
2、影响生长发育,性早熟、矮身材。
3、影响生育,高雄激素血症。
4、影响尿酸代谢,痛风。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可导致血栓,出现血栓致出现栓塞、中风、心脏肥大。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3、哮喘。
1、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肝硬化。
2、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结石、胆管阻塞。
从中医来讲,肥胖分为虚胖和实胖。大吃大喝导致的肥胖,通过运动或者节食比较容易瘦下来,这种人一般体质较好,称为实胖;身体素质较差,易疲劳、易生病、运动节食效果不佳,称为虚胖。虚胖从中医来说,属于脾肾不足,代谢能力下降,也兼有肝气不疏,需要加以中医干预,补肾调脾疏肝。
根据辩证分型,予以中药内服、推拿、艾灸、穴位贴敷、揿针、中药熏洗等方式改善身体代谢。
那么日常生活还应注意些什么呢?
1、饮食上:少吃生冷(水果、饮料、甜食),饮食上适量粗杂粮(合理碳水)及蔬菜、少量肉类。
2、运动:保持心情愉快及适量运动,养成良好作息(早睡早期)。
3、中医治疗,中医保健运动,如:八段锦、易筋经等。
4、食疗方。利水健脾食疗方:红豆、薏苡仁、茯苓、山药、陈皮、山楂;
防治肥胖,从娃娃抓起,坚持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光是预防超重肥胖,最重要的,也是让孩子们终生受益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