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四道科普 | 三伏天防暑指南,快快趁“热”收下

时间:2025-07-30 点击:62次 来源:

图片


科学防暑

  健康度夏  



三伏养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段, 特点:高温(35℃+)、高湿、闷热,易引发中暑、肠胃病、心血管疾病等。

从中医角度看,此时为“阳气最盛”,但暑邪夹湿,极易耗气伤阴,从而导致“内热外湿”的失衡状态。所以你会感到:乏力、犯困、烦躁、没胃口、湿气缠身……这不是你懒,是身体在“热”中挣扎。“冬养三九,夏养三伏”,中医养生正当时。



三伏天的健康风险

图片

01

中暑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 (热射病最危险,可致命)

图片
图片


急救措施:

✅ 迅速移至阴凉处  

 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擦拭身体  

✅ 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  

 不要猛灌冰水



02

肠胃病高发  

 👉原因:贪凉饮冷、食物易变质  

 👉症状:腹泻、腹痛、呕吐


图片


预防:

 食物煮熟煮透,少吃生冷  

 冰箱食物不宜存放过久  

 适当吃姜、蒜杀菌  



03

心血管负担加重

高温使血液黏稠,易诱发:心梗、脑梗、血压波动(尤其高血压患者)


建议:

 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  

 晨起喝一杯温水,稀释血液  

 随身携带急救药(如硝酸甘油)  



三伏天养生指南

图片

01

饮食:解暑不伤身

推荐食物:  

清热解暑:绿豆汤、冬瓜、苦瓜、西瓜(适量)  

健脾祛湿:薏米、赤小豆、山药、茯苓  

补气生津:西洋参、乌梅汤  






我院特色养生饮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禁忌:  

❌ 冰镇饮料(伤脾胃,越喝越渴)  

 油腻辛辣(加重湿热)  


02

运动:适度为宜

最佳时间:清晨或傍晚  

推荐项目:游泳、瑜伽、快走  

注意:  

 运动后小口补水(淡盐水更好)  

 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阴  


03

睡眠:防“暑湿困脾” 

空调温度:26℃左右,避免直吹  

助眠技巧:  

 睡前泡脚(水温40℃,加艾叶/生姜)  

 穿棉质透气睡衣,用凉席或草席  


04

 中医特色疗法

(1)三伏贴:三伏贴通过特制中药贴敷相应穴位,借助三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激发人体正气。

图片
图片


(2)艾灸:我院特色龙骨灸、隔附子饼灸通过不同药材的温补特性,发挥温经通络、除湿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质虚寒人群调理养生。 

图片
图片


(3)刮痧:缓解暑湿引起的头晕、胸闷。

图片
图片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图片

1.老年人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或锻炼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防脱水  

2.儿童

预防痱子:保持皮肤干燥,穿纯棉衣物  

防“夏季热”:多喝温水,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 


3.慢性病患者

糖尿病人:高温影响血糖监测,需勤测  

高血压患者:避免突然冷热刺激(如冲冷水澡)  

 



三伏天必备小贴士

图片
图片


01

外出

戴遮阳帽、遮阳伞、涂防晒霜,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  


02

居家

上午10点-下午4点关窗,拉窗帘,减少热气进入。  


02

情绪

避免“情绪中暑”,听轻音乐、冥想放松。 



图片

专家提醒

 三伏天暑气蒸腾

 科学养生正当时

 防暑祛湿养阳气

 顺应天时消冬病

 中医护航夏日安

图片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医院邮箱:sc2zyyzp@163.com 院长信箱:sc2zyyyzxx@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