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四道科普 | 化疗后手足麻木怎么办?应对指南请收藏

时间:2025-07-18 点击:83次 来源:


图片


图片

化疗后出现手足麻木,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属于常见副作用,通常与药物损伤神经末梢或影响神经信号传递有关。多数症状在治疗结束后逐渐缓解,但严重时需及时干预。


化疗后手足麻木怎么办?

图片

化疗是肿瘤的重要治疗方式,但其针对性较差,会同时杀伤正常细胞,引发多种毒副反应,其中手足麻木是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

图片
图片


1

什么是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是一种感觉障碍,主要是指手和脚出现感觉异常,包括麻木感,还可能伴有刺痛、烧灼感、蚁走感(像蚂蚁在皮肤上爬)或者感觉减退。

图片
图片


2

手足麻木怎么办?


01

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化疗后出现手足麻木主要源于化疗药物的神经毒性,如铂类(奥沙利铂)或紫杉醇类药物损伤周围神经,导致感觉异常。‌如出现麻木加重或范围扩大‌、伴随疼痛或知觉、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皮肤异常变化‌如起泡、脱皮、溃烂或感染迹象情况时,需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02

服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神经保护类药物,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这些药物可减轻神经损伤,改善感觉异常。


03

中医药治疗





图片

口服中药汤剂

图片
针对化疗后出现手足麻木的口服中药汤剂,需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内服汤剂持续1-2个月,若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效果不佳,联用中药可增效‌,但需告知医生当前用药以防相互作用‌。中药方需由中医师根据体质(如气血两虚、阳虚络阻)开具,不可自行服药。

图片

针灸

图片

针灸对缓解化疗后手足麻木有多重益处:

通络活血‌:通过刺激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神经修复;

‌减轻症状‌:显著降低麻木、刺痛或烧灼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协同增效‌:与营养神经药物联用可增强疗效,缩短恢复时间;

安全无副作用‌:无药物代谢负担,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肝功能异常者。
    (注: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血小板过低时施针)


图片

外敷类

使用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中药进行中药熏洗等,可有效缓解化疗后手足麻木症状,其优势包括:

改善局部循环‌:通过药液热力渗透(如红花、桂枝、艾叶等),促进手足末梢血液循环,减轻麻木刺痛感;
安全无创‌:避免口服药物的胃肠刺激,尤其适合体质虚弱或肝功能异常患者;
协同增效‌:熏洗可软化角质、增强皮肤吸收,配合内服中药或针灸可加速神经修复;
舒缓放松‌:温热药液能缓解肌肉紧张,提升患处舒适感。

   (注:皮肤破损或感染时禁用,水温需控制在40℃以下防烫伤)

图片
图片


04

适当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修复,缓解手足麻木。但需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大。


图片
图片


3

日常保健


以下是一些针对手足麻木的锻炼方法:


01

手部锻炼


• 手指屈伸:将手指尽量伸直,然后缓慢握拳,再松开。每次做10 - 15次,每天进行3 - 4组,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活动手部关节和肌肉,帮助缓解手部麻木。

• 手腕旋转:双臂向前伸直,手腕放松。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旋转手腕10 - 15圈,每天3 - 4组。这种旋转动作可以拉伸和放松手腕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减轻手部的不适感。

• 对指练习:用拇指依次与其余四指相对,轻轻按压,每个手指重复5 - 10次,每天做3 - 4组,能够增强手部的协调性,刺激手部神经。



02

足部锻炼


• 脚趾抓地:站立或坐立姿势下,双脚平放,尝试用脚趾用力抓地,像要把脚趾扣进地面一样,保持5 - 10秒后松开。每次做10 - 15次,每天3 - 4组,可以激活足部的小肌肉群,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 踮脚尖:双脚与肩同宽,缓慢抬起足跟,尽量向上踮起脚尖,将身体重心放在脚尖上,保持3 - 5秒后放下。重复做10 - 15次,每天3 - 4组。踮脚尖能够拉伸腿部肌肉和肌腱,增强小腿肌肉力量,改善足部血液供应。

• 脚踝运动: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将脚踝先向上勾,尽量让脚尖朝向自己,保持3 - 5秒;再向下压,使脚尖尽量向下伸展,保持同样时间,每个方向各做10 - 15次,每天3 - 4组。脚踝的屈伸运动有助于放松脚踝周围的肌肉和神经,缓解足部麻木。



03

日常生活


注意保暖,带手套,穿袜子;避免局部皮肤受压或冷热刺激;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和金属物品;防止冻伤和烫伤。



04

预防感冒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化疗会显著降低白细胞数量,感冒可能引发严重感染甚至肺炎。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人群聚集可降低90%以上呼吸道感染风险。若出现发热或咽痛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药。




图片


专家提醒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做好保暖,避免着凉;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此外,平时还可进行慢跑、打羽毛球、跳绳等适量运动。如出现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治疗。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医院邮箱:sc2zyyzp@163.com 院长信箱:sc2zyyyzxx@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