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科普 | 祛骨病正当时, 三伏针治疗助您告别慢性疼痛
时间:2025-07-14 点击:54次 来源: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三伏针快安排起来吧 记得每一伏打一次 2025年三伏天时间表 您是否长期被颈肩腰腿痛、关节炎、老寒腿等慢性筋骨疼痛困扰?天气一凉或劳累后疼痛就加重?每年最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这正是中医“冬病夏治”的黄金时机。 杜氏骨伤科开展的 “三伏针治疗” ,结合三伏天的天时之利,能更加有效帮您驱散寒湿、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什么是三伏针治疗? 三伏针类似针灸,又超越普通针灸,与针灸针相同Size(0.35*40): 三伏针是在传统针灸针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温控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疗法。医生会将特制的针具精准刺入您疼痛部位或相关穴位及深层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 针具是中空的,内部有精密的发热元件。治疗时,医生通过智能温控设备,让针体内部产生稳定、可控的热量(通常在38℃-45℃之间),并持续作用于病灶深处。这种热力是均匀温和地散发,直达病灶。 通过温和持久的热效应,松解紧张痉挛的肌肉筋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和代谢废物排出,修复受损组织,从而有效缓解慢性疼痛。 三伏针治疗为什么 三伏天做效果好? 冬病夏治原理。中医认为,许多慢性筋骨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肩周炎、陈旧性软组织损伤等)与体内阳气不足、寒湿内侵、气血瘀阻密切相关。这类疾病常在冬季或遇寒加重,故称“冬病”。三伏天:一年中阳气最旺, 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气血通畅,新陈代谢旺盛。 在三伏天进行三伏针治疗,能最大程度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将温热之力通过针具更深入、更高效地送达病灶。 三伏针的热效应与三伏天的阳气内外呼应,强力温通经络、驱散深伏体内的寒湿邪气,化解瘀血,扶助人体正气(阳气),从而达到“冬病夏治”、事半功倍的效果,减少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程度。 三伏针治疗适用于 哪些疼痛问题? 骨科/疼痛科常见适应症 颈椎病 (颈肩部酸痛、僵硬、上肢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腿麻、坐骨神经痛) 腰椎管狭窄症 膝骨关节炎 (膝盖痛、酸软无力、上下楼困难) 肩周炎(冻结肩) 网球肘、高尔夫球肘 陈旧性腰肌劳损、腰背肌筋膜炎 臀肌筋膜炎、坐骨结节滑囊炎 踝关节陈旧性扭伤后遗症 以及其它 由肌肉、筋膜、韧带等 软组织劳损、粘连、卡压 引起的慢性顽固性疼痛 三伏针治疗过程 评估沟通: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病史、疼痛情况,并进行身体检查,血常规、凝血、血糖、传染病等,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报告(如X光、MRI),确认您是否适合三伏针治疗及制定个性化方案。 治疗准备:治疗前请尽量穿着宽松衣物。护士会协助您摆好舒适体位(俯卧、侧卧或坐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我们会进行严格的皮肤消毒。 进针与加热:医生会精准定位进针点(穴位或痛点)。进针时可能有轻微刺痛感(类似普通打针或针灸)。针具到达预定深度后,医生会连接温控设备,设定适宜的温度和时间(通常单次治疗约20-40分钟)。 加热过程:您会感觉到治疗部位深层有持续的、温热、酸胀、酥松感,这是正常的热效应和得气感。请放松身心,享受这份“深层热疗”。 起针与观察:治疗结束后,医生会关闭热源并起针。护士会再次消毒针眼,并按压片刻防止出血。您需要在治疗区休息观察10-15分钟,无特殊不适方可离开。 治疗频次:通常一个疗程需要多次治疗,具体次数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三伏天期间,常建议在初伏、中伏、末伏各做1次,或遵医嘱规律治疗。 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针眼护理:治疗结束后,针眼处可能会有轻微红晕或小淤青,一般1-3天会自行消退。24小时内针眼处避免沾水,防止感染。 治疗区反应:治疗后1-3天内,治疗部位可能出现轻度酸胀、沉重、疲乏感,甚至疼痛感觉略有加重(称为“滞后效应”),这是组织修复过程中的正常反应,通常几天内会逐渐缓解并感觉舒适。多休息,避免治疗部位过度用力或劳累。 保暖避寒:这是三伏天治疗后的关键。治疗后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务必注意全身尤其是治疗部位的保暖。 严格避免:空调冷风直吹、风扇对着吹、洗冷水澡、游泳、淋雨、睡凉席、接触冰冷物体(如冰饮)等。 建议:穿长袖长裤或覆盖治疗部位,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26℃),必要时可佩戴护具(如护膝、护腰)。 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三伏天可适度活动(如散步),但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 饮食调理:治疗期间及之后几天,饮食宜清淡、温软、易消化。 宜食:温性食物(如姜、葱、羊肉(少量)、鸡肉、牛肉)、新鲜蔬果等,多喝温水。 忌食:冰镇冷饮、大量生冷瓜果(如西瓜、梨)、海鲜(易发)、辛辣刺激、油腻肥甘之物,戒烟限酒。 哪些情况不适合做三伏针? 治疗部位皮肤有破损、感染、溃疡、皮疹等;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评估);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需谨慎评估); 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患者; 高热、急性传染病期间; 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 孕妇腹部、腰骶部; 对金属或热敏感者; 医生评估后认为不适合的其他情况。 📍重要提示: 治疗前请务必如实告知医生您的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 我院“杜氏骨科”由全国著名骨伤科专家杜琼书教授创建,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骨伤骨病重点专科。杜氏骨科传承两百年,含杜氏骨伤科、杜氏骨外科、杜氏疮疡科三个特色科室。 杜氏骨伤科以川派杜氏骨伤为诊疗特色,以“传承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为宗旨,继承非遗“杜氏骨伤疗法”并结合中医特色微创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临床治疗体系,充分体现杜氏骨伤学术特色并吸收现代先进微创技术;是四川省中医骨伤骨病重点研究室、四川省重点中医专科、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室现建有四川中医药杜氏骨伤流派工作室、四川省杜琼书骨伤经典传承中心、四川省名中医李先樑工作室和罗建平工作室。 科室充分运用杜氏骨伤疗法,中医特色微创技术及疼痛微创技术结合现代康复理念治疗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屡起沉疴,获得广泛赞誉。先后承担省科技厅、省中管局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并获奖励,其中“颈椎病(神经根型)‘五联’综合治疗方案的循证及临床评价研究”获得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传承百年的十余种杜氏特色院内制剂,如香独活血散、天黄芷夏散、鹿杞健骨丸、龟鹿壮骨丸等,疗效均得到各界高度肯定。荣获“四川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先进集体”“成都市2021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