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座丨扶正补虚、润肠通便,防秋燥、不便秘,试试这个办法
时间:2019-10-28 点击:226次 来源:
金秋十月马上就要离去,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寒冷干燥的凉气扑面而来。这个时候,人体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心烦少眠、大便干燥等症状,中医认为,此为秋燥。人体值夏令炎热过汗之后,津气耗损或素体阴液亏损,复感燥热病邪而发病,是秋燥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
入秋以来,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肛肠科门诊医生常遇到患者这样问:“我长期便秘怎么办?排便次数越来越少,严重的时候1-2周才排便一次”。殊不知,秋燥使人体津液减少,导致大便干结、状如羊屎、解便费力、解便不尽感、便意时间延长,排便次数每周<3次,甚至出现用手辅助排便等情况,尤以老年人居多。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便秘那些事。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有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器质性病因可以由胃肠道疾病、消化道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许多药物亦可引起便秘。 关键词: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胃肠功能紊乱,肠的蠕动功能和胃肠排空速率降低,导致大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增加了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使大便变硬,从而诱发便秘。 2 关键词:液体摄入不足 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即便体内缺水也不一定会感到口渴,液体摄入不足,肠道内水分减少,可造成粪便干结及粪便量减少。 3 关键词:活动量减少 老年人活动量明显减少,由于长期缺乏运动,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过多的水分被吸收,结果导致大便干结。另外,运动减少会导致腹肌萎缩、肌力降低、屏气乏力,也不利于排便。 4 关键词:饮食过于精细 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缺损,导致咀嚼功能减退,饮食往往过于精细,长期缺少水果、蔬菜及纤维的摄入,对肠壁的机械性或者化学性刺激减少,进而影响结肠传输时间、肠蠕动频率以及粪便量。 很多患者不了解自身基础体质和病症情况,有些人胡乱听说别人口中的偏方,口服含大黄、芒硝的刺激性泻药,虽一时可解决大便困难的症状,但会出现药物的依赖性,甚至患上大肠黑边病、成人巨结肠等更严重的疾病, 其选择的药物没有考虑到自身便秘类型和程度,用药后并未改善便秘症状。 在这里,小编要给大家安利一味省二中医院的特色院内制剂: “扶正润肠丸” 它可是四川省名老中医徐廷翰教授毕生经验总结的经验方,拥有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清热凉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针对中老年便秘多虚中夹实的特点,进行攻补兼施,标本同治。 服用扶正润肠丸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扶正补虚、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从而协调和恢复肠道正常排便功能。 每包里的16个兄弟抱成一团,为您解决便秘烦恼。 改善便秘除了用药,我们也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比如:生活中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保持适量的运动,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当然,便秘这种病还是要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欢迎有困惑的患者到省二中医院肛肠科咨询。
慢性便秘可加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诱发肠梗阻、增加结肠癌风险、以及诱发结肠黑变病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然而平时便秘患者的就诊率并不高,往往缺乏必要的检查评估就自行购买一些药物,服用方法也不够规范,导致病情长期不能缓解,出现药物依赖,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