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养生 | 春末夏初,养阳护心
时间:2025-05-05 点击:52次 来源:


五一假期后,大家又回到繁忙、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岗位,此时,需要采取一些方式调节身心,缓解节后疲劳综合征,让你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春夏之交,维护人体情志和脏腑功能,促进体内阳气生长至关重要。今天来看看马博士又带给大家了解“养阳护心”的养生小妙招。


立夏
立夏后养阳重护心
传l统l二l十l四l节l气


起居养生
01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后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但不宜超过晚上11点,以顺应阴气的不足。一般晚上10点—11点入睡,早上5点半—6点半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02

因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白天气温较高,人体出汗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而且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因此,应养成午睡的习惯。研究表明,午睡可以预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多种心脏病的发生。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 1 小时为宜。中午不强求一定要入睡,还可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饮食养生
饮食宜增辛、苦味,色彩伴有红色以养心,可适当多加葱、姜等辅材入菜品以助阳。
膳食推荐-—苦瓜炒豆干

原料:苦瓜 1 根,豆腐干数片,新鲜红辣椒 3个,或按此比例搭配, 植物油、酱油、精盐各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去内囊切成小块,焯水后捞起;豆腐干切小块;红辣椒洗净切条。起油锅加植物油,放入红辣椒条爆香,倒入小块豆腐干煸香,最后倒入小块苦瓜,炒熟后放入精盐调味,还可淋入少许酱油上色即可食用。
功效:清心涤暑,健脾开胃。
适应证:夏季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赤眼疼痛、食欲不振等症。
茶饮-紫苏柠檬水

原料:紫苏叶 6 g,柠檬半个,或按此比例搭配,蜂蜜适量。
做法:锅中加水适量,柠檬切片备用;紫苏叶洗干净放入锅中煮,水变绿时关火。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在紫苏水中加入柠檬汁、蜂蜜即可。
功效:解表,开胃,防暑。
适应证:春夏两季养生保健或预防暑湿感冒。
运动养生
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有氧运动。随气温升高,易出汗,如此时再剧烈运动,易造成机体缺水。因此,宜选择慢节奏有氧运动。


运动推荐:午时静心功。

具体方法:中午 12 ~ 13 点,取坐姿,一腿在身前弓起,一腿盘下,交叉双手,手心向上,置于膝下,闭目,吸气,同时身体慢慢后仰,吸气过程中两手交叉向外撑开,并使手指压住膝盖。因身体后仰,手部尽力压在膝盖上并有带动膝盖上提的感觉。吸满气后略停片刻,再呼气,放松身体,同时身体向前回到原位。如此反复 36 次,再换右势。左右结束后,正坐,并做叩齿,吞津,吐纳。
注解:身体慢慢后仰,同时伸直手臂尽量向前撑,最终带动两肩也向前挤压,从而打开后背。因是两手交叉,手心朝外,所以当两手臂撑拉到最大时,正好把手厥阴心包经充分打开,充分调理心包经以养心。
情志养生

天气渐渐变得炎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尤应重视情志养生,力争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正如三国时期养生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也就是告诉我们,夏天要使自己做到心静自然凉。
总之,应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经络养生

【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比较简便的取穴方法是将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见两条突起的筋,内关在两筋间腕横纹上 2 寸的地方。
【操作方法】一只手拇指指尖放在对侧手臂的内关上,向下用力点压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半分钟后再换对侧,连续按压 6 次,按揉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
【功效】如能坚持经常按揉,可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任脉上,脐中上 6 寸。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对巨阙进行稍用力下压按揉(一按三揉),时间为 2 ~ 3 分钟。
【功效】经常对此穴进行按摩,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

【定位】属手少阴心经。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取穴。
【操作方法】 用一手拇指指尖向对侧极泉进行点按,时间为 2 ~ 3 分钟,以微微胀痛为度;或用一手手掌对准对侧腋窝顶点进行有节奏地拍打 9次,再换另一侧。
【功效】极泉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的作用。经常对此穴进行按摩或拍打,对心功能的改善非常有益。





治未病中心坚持“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核心指导思想,开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及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特色专病门诊,将“辨证与辨体论治”与现代诊断标准结合,运用“中药+西药+外治+心理”之“四位一体”综合治疗方案开展睡眠障碍临床工作。
治未病中心特色疗法
一、中药
体质调理方(经典方+时节方+经验方)
健脾安神茶体质调理方
通络安神浴足方
二、特色经络技术
1.安神助眠运动针刺疗法:改善大脑气血循环以安神助眠。
2.特色耳全息磁疗法:“耳部全息特定穴点压+磁珠丸+耳部经络操”持续激发脏腑经气以助眠。
3.温中安神特色疗法:腹部特定穴葫芦灸+特定运动针刺疗法,有效改善中焦虚寒型睡眠障碍;
4.祛湿通络特色疗法:辨证运用平衡火罐结合背俞穴八阵放血疗法以改善气郁、湿热型体质;
5.改良火龙灸法:运用“益肾气、提阳气”温通理论,以药物结合火熨、点穴推拿手法以激发人体脏腑经气,有效改善阳虚体质。
三、运动行为疗法
脊柱平衡操
"身心合一"正念静心冥想疗法
地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部五楼治未病中心518、516室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
《二十四节气治未病养生挈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