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马博士谈养生 | 清明养生,人生“清明”

时间:2025-04-04 点击:25次 来源:






















清明节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五个节气,

也是缅怀先人、亲近自然的

   传统节日。

    在这个草长莺飞、

    万物复苏的时节,

我们不仅可以

通过祭扫和踏青

    感受春天的气息,

  还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

 养生膳食、养生茶饮

 功法养生、经络养生

  守护健康。



膳食养生



#  又是一年清明时   #


01

慎食发物

发物是指富于营养但有刺激性,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通常情况下,适量食用发物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引起不适,只是某些特殊体质及患有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的人群才会诱使发病。清明时人体阳气多动,向外疏发,内外阴阳平衡不稳定,气血运行波动较大,稍有不当,易诱发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的疾病。

在这个季节,支气管哮喘、皮肤病、冠心病等疾病常有加重,如再进食不当的“发物”,就可能导致疾病进一步加重。清明时体内肝气特别旺盛,肝木过旺,乘克脾土,会影响脾的功能,还可使人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


02

发物包括哪些

发物是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此时食用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应慎食的发物包括: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鸡肉、猪头肉、鹅肉、驴肉、獐肉、牛肉、羊肉、狗肉等禽畜类。


03

养肝健脾好时机

清明是养肝健脾的好时机,应多食养肝之品。如肝功能正常,人体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调和,各个脏腑功能也会正常。因此,清明时应多食枸杞子、大枣、豆制品、动物血、银耳等对肝脏有益的食物,滋补肝之不足或预防肝脏功能下降。但此时不可对肝脏过于进补,否则木火过旺则风气内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4

“清热祛湿、健脾养肝”

清明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温差较大,湿气也开始加重。因此,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养肝”为主。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韭菜等,有助于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补充优质蛋白质,可适量食用鱼类、鸡蛋、豆腐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帮助增强免疫力。


推荐食谱:艾草青团


材料:

糯米粉、红豆沙

(或其他馅料)

  适量艾草汁。

做法:

将艾草榨汁后取适量

   混合糯米粉揉成面团,

  包入馅料蒸熟即可。


清明时节

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功效。用少量艾草汁制作的青团或艾草粥,不仅是传统特色美食,还能帮助去除肠胃湿热,增强体质。但于糯米黏性强,多食不易消化,建议最好在早上7:00-9:00胃经经气旺盛时作为早餐食用。






茶饮养生



清明时节多雨潮湿,容易导致体内湿气过重,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通过喝一些养生茶饮可有效缓解不适。


1

菊花枸杞茶


配方:干菊花5克、枸杞10克,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适合长时间用眼或常感到头昏的人群。


2

陈皮姜茶


配方:陈皮5克、生姜片3片,煮沸后焖5分钟饮用。

功效:理气化痰、驱寒除湿。特别适合受凉后易出现腹胀、腹泻、呕恶的人群。


3

玫瑰陈皮茶


配方:重瓣玫瑰花2朵,陈皮3g,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疏肝解郁、调节情绪。特别适合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喝一杯玫瑰陈皮茶有助于舒缓压力。






功法养生




八段锦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由八种动作组成,每种动作称为一"段",似锦缎柔和而得名。清明时节除了选择到户外散步、登山等运动,还可练习八段锦来调节精气神。每种动作都要反复多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如舌抵上腭、意守丹田)。因动作一般比较舒缓,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锻炼,可缓解疲劳,放松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还能通过激发身体潜能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焦虑症及失眠等慢性病。

在八段锦的练习中,可选择一到两段单独练习,也可全套一气呵成。如脾胃不好的人群,推荐练习“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经常练习对脾胃有保健作用;肩颈关节僵硬、活动不利的人群推荐练习“左右开弓似射雕”式。

运动推荐













导引功法

左右开弓似射雕


可取蹲马步或端坐式,一臂屈如牵拉弓弦,一臂伸如将弓体前推,两侧手臂的一屈一伸,交替如牵拉硬弓。同时,头部转向手臂伸展的一侧,开弓时必须两眼瞪大凝视箭镞射出方向,配合深呼吸,吸入清气吐出浊气,左右各9次,结束时叩齿、吞津各3次,以达阴阳平衡。





经络养生



壹.

按摩天柱 

清明节容易如遇细雨潮湿天气,使阳气升发不利,易出现昏沉欲睡、无精打采的情况,可用手指指腹按摩或用牛角梳齿部按摩来升阳醒脑。

贰.

按摩内庭

内庭归属于足阳明胃经,为足阳明经脉脉气所溜之荥穴。在五行中属水,具有清胃泻火、通经理气的作用,是调理湿阻中焦、胃火炽盛所致病证之要穴。

叁.

按摩行间

 行间属足厥阴肝经,位于足背,为肝经荥穴,五行属木,乃肝经子穴,有疏肝泻火、疏肝解郁、息风潜阳之功效。清明节后心火偏重、易上火人群可多按摩行间。




温馨提醒

清明节是寄托哀思的日子,但过度悲伤可能伤及肝气。因此,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清明期间天气多变,注意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尤其是外出踏青时携带的食物要注意卫生和保鲜。

最后,祝大家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科学的养生方法,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获得“清明”人生!





治未病中心简介














治未病中心坚持“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核心指导思想,开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及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特色专病门诊,将“辨证与辨体论治”与现代诊断标准结合,运用“中药+西药+外治+心理”之“四位一体”综合治疗方案开展睡眠障碍临床工作。


治未病中心特色疗法


一、中药


体质调理方(经典方+时节方+经验方)

健脾安神茶体质调理方

通络安神浴足方


二、特色经络技术

1.安神助眠运动针刺疗法:改善大脑气血循环以安神助眠。

2.特色耳全息磁疗法:耳部全息特定穴点压+磁珠丸+耳部经络操”持续激发脏腑经气以助眠。

3.温中安神特色疗法:腹部特定穴葫芦灸+特定运动针刺疗法,有效改善中焦虚寒型睡眠障碍;

4.祛湿通络特色疗法:辨证运用平衡火罐结合背俞穴八阵放血疗法以改善气郁、湿热型体质;

5.改良火龙灸法:运用“益肾气、提阳气”温通理论,以药物结合火熨、点穴推拿手法以激发人体脏腑经气,有效改善阳虚体质。


三、运动行为疗法


脊柱平衡操

"身心合一"正念静心冥想疗法

地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部五楼治未病中心518、516室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

《二十四节气治未病养生挈要》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医院邮箱:sc2zyyzp@163.com 院长信箱:sc2zyyyzxx@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