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科普 | 3.6世界青光眼日——谨防致盲隐形杀手
时间:2025-03-06 点击:11次 来源:
2025年3月6日
“世界青光眼日”,
每年3月第2周
是“世界青光眼周”。
今年的主题是:
“AI协同护航,共防青光眼盲”。
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
引发不可逆性致盲的
首要病因,
部分类型的青光眼
由于发病隐匿性强,
早期不影响视力,
患者无明显眼痛、眼胀等症状。
等患者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
往往已经发展到了晚期,
故青光眼又被称为
“视力的小偷”。
青光眼是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常见。
畏光、流泪、鼻根部发酸、虹视(发病时看灯光像彩虹一样);
高度近视者容易患开角型青光眼;远视眼、短眼轴、小眼球这类人群容易患闭角型青光眼;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基础疾病控制较差者,容易产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熬夜、劳累、情绪波动大;眼部外伤等,也有可能引发青光眼。
无论是看书还是用电脑
时间都不宜过长,
每隔30至40分钟
休息10~15分钟,
眺望远处,
让眼睛充分放松。
定期眼科检查,通过检测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视野检查、房角检查等检查筛查有无青光眼;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学习及工作环境灯光不宜昏暗。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劳逸结合,缓解眼疲劳;
一旦确诊青光眼,也不要着急。青光眼并不可怕,它可防、可控。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做好及时防治、定期随访。
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激光、手术三种手段来控制眼压,起到保护视神经和视功能的作用。针对患者年龄、分型和疾病程度等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