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四道科普 | “气”大伤“乳”,不做暴怒妈妈

时间:2025-02-24 点击:78次 来源:

“乳”此重要

 关爱自己

乳腺健康






生活中

你是否因一些琐事

被气到乳房痛

辅导孩子作业时

感觉被气到乳腺增生

体检时是否发现有包块




近日,#全职妈妈每天睡3小时查出结节#的消息冲上热搜,女子表示,她独自在家照顾4岁和7岁的两个孩子,每天睡3小时,忙起来饭都顾不上吃,辅导作业时也控制不住的发脾气,压力大、焦虑。近期双侧乳房疼痛去医院就诊,结果查出乳腺结节。医生提醒,经常生气、精神长期压抑焦虑的人群易引起乳腺增生或出现结节,此外熬夜、压力也很影响乳腺健康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乳腺疾病正悄然成为女性健康的一大隐患,作息不规律、睡眠差导致内分泌紊乱,乳腺疾病的发病年龄趋年轻化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道是预防胜于治疗。今天,乳腺科专家为您科普,如何预防乳腺疾病。



常见乳腺疾病包括哪些?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一种由激素比例失衡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及复旧不协调的乳腺疾病,目前在中年女性、青少年、绝经后妇女人群中高发。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局部肿块和疼痛,疼痛多为胀痛或刺痛,大多与月经周期有关[1]。 中医学称之为乳癖。



症状

乳房出现结节、肿块,质地较硬,有触痛,乳房胀痛,尤其在月经前期更为明显。






乳腺囊肿



乳腺囊肿

是乳腺内液体充满的囊状结构,多为良性,常见于育龄期女性,与月经周期相关,可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



症状

乳房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质地较软,边界清晰,可活动,通常无痛或轻微触痛。





乳腺癌



乳腺癌

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年龄为 45 - 54岁[2],乳腺癌的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皮肤凹陷、乳头溢液等症状。



症状

乳房出现无痛性、边界不清的肿块,皮肤凹陷或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尤其是血性分泌物,乳房大小、形状的突然变化。




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

又称为急性乳腺炎,主要由于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引起。慢性乳腺炎通常发生在非哺乳期中年妇女中,也有极少部分发生在未婚女性。它是由于乳腺组织中的乳腺导管发生炎症所引起,据研究有可能和免疫因素有关。乳腺导管中的乳腺细胞产生大量分泌物,伴或不伴细菌感染,导致乳腺肿胀、疼痛和发红。



症状

乳房疼痛伴或者不伴肿块,可能会感到胀痛或灼热,有可能会分泌出带有血丝的乳汁,乳房会变得肿大、坚实并发红,可能会出现红斑或红肿的情况。有些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和全身乏力的症状。




乳腺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专业的检查方法有超声检查钼靶检查核磁共振,以上检查需要专业的乳腺科医生帮您辨别。

另外一项简单易学的就是乳腺自检


乳腺自检法

最佳检查时间,是在月经结束后的7-10天,此时乳房较为柔软,更易于发现肿块等异常。



第一步:“看”

面对镜子,肩膀挺直,双手叉腰,看乳房的大小、外形、轮廓、皮肤颜色以及乳头情况是否有变化。举起双臂,观察相同内容。如果看到皮肤有凹陷,皱缩,橘皮样,或凸起及乳头位置的变化,需及时就诊。


第二步:“摸”

双手轮流交叉检查对侧乳房。坐位或仰卧,右手五指并拢平放在左侧乳房的上外部,以乳头为中心,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紧贴皮肤循环按摩,依次触摸乳房。相同方法用左手逆时针检查右侧乳房。检查乳房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块及压痛。


第三步:“挤”

非哺乳期,站在镜子前,用手轻轻挤压乳房(从四周往乳头慢慢挤压),观察乳头是否有液体流出,如有液体流出,注意观察液体的孔有多少个、液体的颜色、有无异味等。




如何降低乳腺疾病风险?


适时生育与哺乳

生育并鼓励母乳喂养,不仅是对宝宝成长的有益贡献,也是对母亲乳腺健康的重要保护。研究表明,哺乳能够帮助乳腺组织经历一个健康的周期性恢复过程,从而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风险。


规律生活与优质睡眠

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是维持内分泌平衡的关键。确保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减少压力,稳定情绪,从而间接促进乳腺健康。


健康饮食与适量运动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降低乳腺疾病风险。定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控制体重,提高免疫力,对乳腺健康有益。


管理压力与保持乐观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可能影响内分泌平衡,增加乳腺疾病的风险。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管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维护乳腺健康同样重要。


定期体检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乳腺检查,包括临床乳腺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乳腺科简介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乳腺科是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乳腺增生病重点专病建设单位,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编制床位60余张,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坚持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分为中医康养组和西医手术组两个专业组,坚持中西医诊疗。每年收治近2000例来自全国各地的乳腺疾病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年均完成大量的疑难专科疾病的诊治。在专业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治疗体系,并与多个专业如妇科、医学影像科、功能科等多科室联合,针对不同的疾病采用多种不同联合治疗方案,尤其对乳腺良性疾病如炎症、肿瘤性疾病如恶性肿瘤中西医综合治疗更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大量患者得到完善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我科已成为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乳腺专科联盟成员,并与四川、北京、上海、重庆、桂林等多家医院乳腺科已建立联盟合作关系,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开展多种创新技术。

【科室特色】

在完成临床疾病治疗的同时,也承担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展“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是四川省中医管理局推广课题,将中医适宜技术在全省推广。开展“电火针烙口引流术”、“盘龙火针火加拔罐”、“七步砭石通乳法”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慢性乳腺炎;微创旋切术、保乳术、前哨淋巴结节活检术等手术项目,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乳腺恶性肿瘤,均受到省内及省外病员的好评。2020年我科荣获两项四川省第一批医保新增项目,“电火针烙口引流术”、 “七步砭石通乳法”,名列全国前茅。本科室研制的“香贝乳块合剂”的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至今仍是院内制剂首屈一指的品牌。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医院邮箱:sc2zyyzp@163.com 院长信箱:sc2zyyyzxx@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