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博士谈养生 | 惊蛰养得好,一年病不找
时间:2025-03-05 点击:14次 来源: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
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惊蛰,天气渐暖,春雷乍动,惊醒蛰伏在泥土里的昆虫,故曰“惊蛰”。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这个时候阳气上升、气温回暖,万物开始萌生,人体机能也如自然万物般生机勃发。为适应这种变化,人们的养生需要顺应气候变化不断调整,那惊蛰之后要如何养生呢?
马博士为您来支招。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季万物复苏,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让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注意防寒保暖,穿衣仍要捂,外出尽量戴帽子、围巾,同时室内也要多通风,使空气流通。



饮食调养


惊蛰时节,气温回升,气候干燥,容易引发“春燥”,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问题。此时应多食用生津润燥的食物,如梨、甘蔗、银耳、莲藕等,补充水分,缓解干燥。春季与肝相应,饮食应以养肝为主。多吃助肝疏泄的食物,如菠菜、荠菜、茼蒿等绿色蔬菜,既能清肝热,又能助阳气升发。
此外,惊蛰前后肝气旺盛,容易伤脾,可适量食用山药、芋头等性味平和的食物,健脾养胃。

温
馨
提
示


春季应减少辛辣、
油腻食物的摄入,
如辣椒、羊肉等,
以免加重体内燥热,
影响健康。


一膳一饮

推荐

01
一膳:鸭血菠菜粉丝汤
配料:菠菜、鸭血、粉丝、高汤、油豆腐、葱末、姜片、食盐、鸡精、芝麻油等。
做法:锅中加如适量水,分别焯一下鸭血、菠菜后捞出备用;粉丝需提前几个小时用温水浸泡;锅中加入高汤,然后下粉丝、菠菜、油豆腐、鸭血用大火烧开后,加入少量盐、芝麻油、鸡精、葱末后即可食用。
功效:惊蛰时节宜吃菠菜,菠菜中富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必需的维生素A,有敛阴润燥、明目、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的作用,有助于防治春季的各类流行疾病;鸭血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铁元素,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身体虚弱的患者可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02
一饮:百合玫瑰花茶
原料:百合5克、玫瑰花3克。开水冲泡或养生壶煮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功效:百合性微寒味甘,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清胃热,适用于阴虚咳嗽失眠心悸者;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可疏肝解郁、活血止痛、醒脾和胃。二者合用代茶饮,可行气解郁,滋阴清热,既有助于肝气舒发,又可滋阴清脏腑热,防阳气太过上火,尤宜于惊蛰时节饮用。尤其是此季节过敏性鼻炎多发,以百合养阴润肺,以防木火刑金,有助于改善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





运动调养


惊蛰时节,气温由寒冷趋向温暖,可适当增加运动量,选择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等运动,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春季也可选择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等活动,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情志调养


在中医五行藏象学说中,春季对应于肝,肝主情志,当春气渐浓时,人的肝气也渐旺,情绪就容易被搅动。春季养肝,我们要尽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急躁,可适量增加户外活动,多与朋友交流聊天,听音乐陶冶性情,善于倾诉,保持精神愉悦,胸怀舒畅。


自我保健


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此时肝气旺盛,易出现肝郁、肝火、春困等问题。

壹.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有云:“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意思是,胆是我们人体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胆气充盈,阳气自然旺盛!肝胆相表里,胆主生发,因此,早晨起床后,先敲打胆经5分钟,有助于促进肝胆经络的畅通,达到生发阳气、强身健体的效果。
动作要点:手握空拳,从髋关节出发,顺着大腿外侧的正中线,持续进行敲打,循环反复,敲打5到10分钟,直至腿部产生发热感为佳。



贰.
《养生论》有云:“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进入春天,很多人经常感到困乏,从中的角度来说,春困主要是因为阳气不足造成的。而头为诸阳之会,此时多梳头可疏通经络和气血,缓解头晕、头痛、乏力、困倦等问题,具有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动作要点:微仰头,将十指弯曲或用牛角梳,从前额头皮一直梳到颈部,整个头部都要梳到,以头两侧胆经循行部位为主,每次梳10分钟左右,头皮感到微微发热为佳。



叁.
惊蛰节气,养肝升阳,解乏解困,常按太冲穴,可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太冲穴:是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肝经的原穴。经常灸这个穴位,可解毒养肝,行气解郁。
定位:在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手法:左手拇指按右脚太冲穴,右手拇指按左脚太冲穴;沿骨缝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


大敦穴:属足厥阴肝经,本经的井穴。具有苏厥醒神,清利湿热,理气调肝的作用。
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
手法:左手拇指按右脚大敦穴,右手拇指按左脚大敦穴;稍微用力,旋转按压。


治未病中心坚持“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核心指导思想,开设马博士亚健康调理工作室及以睡眠障碍为主的特色专病门诊,将“辨证与辨体论治”与现代诊断标准结合,运用“中药+西药+外治+心理”之“四位一体”综合治疗方案开展睡眠障碍临床工作。
治未病中心特色疗法
一、中药
体质调理方(经典方+时节方+经验方)
健脾安神茶体质调理方
通络安神浴足方
二、特色经络技术
1.安神助眠运动针刺疗法:改善大脑气血循环以安神助眠。
2.特色耳全息磁疗法:“耳部全息特定穴点压+磁珠丸+耳部经络操”持续激发脏腑经气以助眠。
3.温中安神特色疗法:腹部特定穴葫芦灸+特定运动针刺疗法,有效改善中焦虚寒型睡眠障碍;
4.祛湿通络特色疗法:辨证运用平衡火罐结合背俞穴八阵放血疗法以改善气郁、湿热型体质;
5.改良火龙灸法:运用“益肾气、提阳气”温通理论,以药物结合火熨、点穴推拿手法以激发人体脏腑经气,有效改善阳虚体质。
地址: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门诊部五楼治未病中心518、516室
三、运动行为疗法
脊柱平衡操
"身心合一"正念静心冥想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