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揭秘四道街之中医渊源

时间:2016-09-27 点击:829次 来源:

2300年前,在早期成都少城的基础上,一座按照秦朝国都咸阳建制规划的崭新成都少城(又称秦城)在成都平原上建成,将秦文化因素溶入巴蜀文化之中。其中的二道街(清代名永顺胡同),三道街(清代名忠孝胡同),四道街(清代名联升胡同),为八旗最高等级的正黄旗居住地,不少大宅院依次排列、花园池塘错落其中,屋少人少花木多,是少城环境最优美的地方。如今的四道街东连长顺街、西接同仁路,南靠是焦家巷,北邻三道街,有三道街和横四道街相接通往繁华的西大街。                                 

中医渊源深厚的四道街

四道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其中与中医的渊源可谓根深蒂固。1936年,以李斯炽为代表的蜀中名中医在乱世中创办了四川国医学院,隶属于中华民国中央国医馆四川分馆。四川国医学院以振新中华民族传统医学为己任,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办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杰出人才。1954年,在四川国医学院办学基础上,成立了成都中医进修班,后来改名成都中医进修学校,坐落于四道街。1956年成都中医进修学校升格为成都中医学院,1957年成立了附属医院。后成都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搬迁至十二桥路至今。

70-80年代医院大门

1966年,四川省中医研究所在此开始筹建,傅灿冰、杜琼书、陆干甫、蒋慧均、鲍光奕、杨莹洁等一大批全国中西医名家汇聚于此。由于历史原因,筹建工作一度受阻,于是来自于各地的医学名家们暂时并入已开办于此的成都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在一座座别致的灰砖小洋楼中,为许多慕名前来的患者诊病。因此,四道街成为当时成都乃至全省闻名的中医就诊地。当时,为了挂上专家号,许多人不辞辛劳,凌晨4点就开始排队挂号。

 四道街部分老专家合影

几经变迁,原来的省中医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如今的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针灸经络研究所)。同时,从80年代起,在省中医研究所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基地之一的省中医药科学院,以及后来的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如今新建的省二中医院门诊楼和住院部,极具四川民居特色,诊断室宽敞、明亮、气派、美观,继续用精湛的医术和温馨的服务,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患者。

坐落在四道街的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天道地道人道医道四道皆承,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数诊合参。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正稳步推进“走出去、站起来”发展战略,大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并达乘着“一带一路”的大船,将中医药服务引向世界,继续延续着四道街的中医药情怀。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sc2zyy@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