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登录 | 注册

【微党课】抗战中的中医(一)

时间:2017-09-18 点击:283次 来源: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在惨烈的战争中,战士伤亡不断,百姓流离失所,伤员挤满离上海不远的当时首都南京。

中央国医馆作为南京政府时期全国中医药界的核心机构,一直致力于领导业界抗争与发展。对战争的爆发,国民党元老、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早有预期。1936年,在促请政府公布《中医条例》,使中医地位得到法律保障后,焦易堂即访问各地中医界,呼吁做好积极为国服务的准备。

1937年下半年,战事日炽,焦易堂“为发扬国医国药固有之特长,唤起全国动员,宏施救护之愿,以增厚抗战力量,而尽救国责任”(《中医救护医院工作报告书》)。在国民政府行政院振务委员会委员长朱子桥的支持下,于1937年10月9日起在南京下关中门街兆庆里内设立了过京难民诊疗所,免费为难民、伤兵救治,每日诊疗达600人之多。一六〇师九五五团一营一连中尉排长钟椿峤,中弹受伤,由手背穿出手心,创口周围绕腐烂溃脓,已成为坏疽,经用中药治疗,伤口得以愈合,避免了截肢。

由于就诊者日多,而诊疗所地方狭小,不能满足需要,焦易堂与朱子桥将诊疗所扩充为中医救护医院。在日军攻陷南京前数日,张钟毓“率同全体医师、职员、护士以及伤病官兵,挥泪渡江”,迁到武汉。因战事日紧,加聘冉雪峰为中医救护医院副院长,委托他负责武汉的救护工作,总院则继续西迁至重庆,择定重庆大梁子磁器街六十二号为院址恢复成立。后来,万县和陕西西安也都建成了中医救护医院分院。

中央国医馆自从1931年成立,在各地设分馆、支馆。迁渝后,馆务正常运作,推动了内陆省位分支馆的建设。1938年11月15日成立重庆市国医分馆;1939年年9月1日成立四川省国医分馆,随后成都等地先后成立了27个国医支馆;1943年增设安徽省分馆等。同时中央国医馆还举办伤科训练班及救护队,注重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尤其是重视单方验方、特效药及有关伤科救护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为抗战服务。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最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咨询电话:028-69060666

急诊电话:028-68890120

地址:成都市青羊区四道街20号

医院网址:www.sc2zyy.com 电子邮箱: sc2zyy@163.com | 备案号:蜀ICP备13026381号-1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审核批准文号:川中医药网审【2013】080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二维码

医院互联网医院

网站二维码